湖北日報訊 (記者汪彤、通訊員田杭宇)12月3日,沙洋縣毛李鎮瞄集村,勤炫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廠房內,一茬茬赤松茸、平菇、草菇、雙孢菇破土而出,甚是可愛。公司負責人雷鳴說,這些菌菇用水稻、玉米的秸稈作種植基料,品質好還環保。公司每年回收利用秸稈近萬噸,生產各類鮮菇360噸,產值過千萬元。
省農村能源辦統計顯示,像這樣年秸稈利用量1000噸以上的市場主體,全省已有1284家,有效支撐了各地秸稈產業鏈運轉。
近年來,我省爭取中央、省級秸稈綜合利用資金5.98億元,逐步形成“農民送—主體收—企業用—政府補”模式,推動秸稈利用產業發展規模化、效益化。全省建成村級收儲倉庫點2萬多處、鄉鎮收儲中心800多處,組有臨時堆放點、村有收儲站、鄉鎮有收儲中心、縣級有規模化利用企業的收儲網絡基本建成。收儲網點周轉后,秸稈售價每噸提升30到50元。在52個縣(市、區)安排73個重點項目,支持收儲主體擴大規模、改造升級,把秸稈資源轉化為肥料、飼料、基料、燃料、工業原料。
據統計,湖北省秸稈綜合利用率連續五年穩步提高,已達94.59%。

